EMC易倍2021年中国玻璃纤维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激增产量增长迅速「图」玻璃纤维是将高温熔融状玻璃加工拉扯形成的极细纤维状或丝状玻璃材料,是以叶腊石、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等矿物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后经高温熔制等工艺制造而成,具有质轻高强等诸多优点。玻璃纤维品类繁多,按照成分、形态等可对其进行分类。从品类来看,玻璃纤维已发展到3000多个玻纤品种,50000多个规格,每种规格都对应一种用途,并且品种和规格仍以每年平均1000-1500种(个)的速度在增长。从成分情况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在无碱、中碱和髙碱玻纤产量结构中,无碱玻璃纤维占据行业全行业95%以上产量规模。
玻璃纤维主要生产方法有坩埚拉丝和池窑拉丝,目前绀蜗拉丝法由于效率低、工艺不稳定等原因基本上已被淘汰。池窑拉丝方法工艺稳定、节能降耗,是当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但仍然存在玻璃析晶、原丝线密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玻纤具体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六部分,分别是原料添加、池窑熔化、拉丝成型、浸润剂涂覆、烘干退解及制品生产(如络纱、短切、制毡)。其中,前三个生产环节为前道工艺,效率高低主要影响产品的成本。后三个环节为后道工艺,主要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
从生产成本情况来看,玻纤及其制品的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占比较高。据统计EMC易倍·体育,2020年玻纤及其制品原材料占比约为34.19%,制造成本为32.48%(主要为折旧费用)。
目前,全球玻纤产业已经形成从玻纤、玻纤制品到玻纤复合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其上游产业涉及采掘(叶腊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物)、化工(纯碱等)和能源(天然气、电力等),下游产业涉及建筑建材、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玻璃纤维诞生于1938年,由美国公司发明;在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最先在军工上得以运用(坦克部件、飞机机舱、武器外壳、防弹衣等);后来玻璃纤维随着材料性能持续提升、生产成本下降、下游复合材料工艺发展,玻纤的应用被拓展到民用领域,其下游应用覆盖建筑、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电子电器、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成为替代钢材、木材、石材等传统材料的新一代复合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1年我国玻纤行业,受“双碳”发展战略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电子电器及风电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开始持续发力。据统计,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产量达到624万吨,同比增长15.2%。其中池窑纱2021年总产量达到580万吨,同比增长15.5%,截止2021年底,国内池窑纱在产产能超过610万吨,2021年全年新增产能90.2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国内坩埚纱总产量约为43.9万吨,同比增长11.8%。受到玻纤纱价格整体走高影响,国内坩埚纱产量显著增长。近年来绀竭拉丝生产企业面临的能源原料与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生产频受环保及能源管控政策干扰、产品难以适应后道制品高效率加工要求等问题日益突出,加之相应细分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严重,因此未来发展仍困难重重,仅适宜作为补充性产能供给,重点满足下游小批量、多品种、差异化的应用市场需求。
从下游需求结构来看,我国玻璃纤维主要是以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材料和交通运输领域为主,2020年三者下游需求分别占比34%、21%、16%。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584万吨,同比增长14.5%。其中热固性材料制品产量约为310万吨,同比增长3.0%;热塑性材料制品产量约为274万吨,同比增长31.1%。2021年大型家电、汽车及风电市场稳步增长,带动行业产量快速提升。
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玻璃纤维及制品全行业(不含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44亿元,同比增长21.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5.5%,达到创纪录的231.4亿元。且2021年,规模以上玻纤及制品企业整体工业销售利润率为18.6%,创历史之最。
从进口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总量达到18.2万吨,同比下降3.3%;进口金额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和行业产能持续扩充,近年来各类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规模整体呈逐步收缩态势。
从出口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达到168.3万吨,同比增长高达26.6%;出口金额30.58亿美元,同比增长49.3%。因疫情影响,海外玻璃纤维及制品消费市场需求强劲,下游用户纷纷转向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企业寻求产能供应。
从进出口产品结构占比情况(按数量)来看,进口占比最高为短切玻璃纤维,2021年进口量达到7.2万吨,同比增长3%,进口占比达到40%;出口占比最高为玻璃纤维纱,2021年出口总量达到74.3万吨,同比增长32.9%,出口占比达到44%。
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巨石、泰山玻璃纤维、重庆国际复合材料、美国欧文斯科宁(OC)、日本电器硝子公司(NEG)、美国佳斯迈威(JM)这六大玻纤生产企业的玻纤年产能合计占到全球玻纤总产能的75%以上,我国三大玻纤生产企业的玻纤年产能合计占到国内玻纤产能的70%以上。具体从国内产量来看,玻璃纤维行业产量集中度较高,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产量CR3占比达到72%,CR5占比达到83%。
我国除了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和国际复材三大玻纤巨头之外,行业内优秀玻纤生产企业还有山东玻纤、四川威波、正威新材、河南光远、长海股份等。
如何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首要任务。《玻璃纤维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十四五”末,各主要生产线产品综合能耗要比“十三五”末降低20%及以上,玻璃纤维纱碳排放平均水平要降至0.4吨二氧化碳/吨纱以内(不含电力及热力消耗)。当前,大型智能化池窑生产线粗纱产品综合能耗已降低至0.25吨标煤/吨纱﹐细纱产品综合能耗已降低至0.35吨标煤/吨纱。全行业要加快各类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进程,积极开展能效管理对标工作,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开展技术装备改造、工艺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提升,并以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规范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在能耗政策趋严、下游市场向好的形势下,行业产能供给不足,玻纤产品价格持续走高,陶土玻纤产能趁此机会迅猛发展,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为行业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协会积极组织政府、企业及社会等各方力量,开展查处淘汰落后产能专项活动,加大宣传力量,并发起签订《拒绝生产和销售陶土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自律公约》行动,有效打击落后产能的联动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2022年,全行业应继续保持对查处落后产能的高度关注,团结起来共同为玻纤行业转型高质量创造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针对行业争议较大、深受低端落后产能同质化恶性竞争困扰的建筑用玻纤制品市场,行业要紧紧抓住建筑业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机会,共同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建筑用玻璃纤维制品性能指标评价体系,并以此指导各品种玻璃纤维制品性能数据对标和分等分级,在此基础上做好产业政策协调和产业链供需对接,规范市场公平竞争。同时,积极做好生产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和档次,开拓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应用规模。
作为一种无机非金属纤维材料,玻璃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是生产风电叶片、高温烟气滤料、建筑保温材料体系增强骨架、轻量化汽车及轨道交通部件等产品的关键材料。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十大行动,而玻璃纤维是支撑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行动的重要基础材料。
此外,玻璃纤维具有优异电绝缘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是制作电子通讯用覆铜箔层压板的关键原材料,支撑着我国电子及电子通讯行业安全健康发展。因此,全行业要紧紧抓住我国“双碳”目标实施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各领域碳减排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不断扩大玻璃纤维及制品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更好的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双碳”发展战略实施。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Copyright © 2013-2025 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9745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